33地图-→ 厦门地图[切换城市] 当前城市: 厦门
热点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成都】 【长沙】 【更多】 【友链】 其他:【百度】 【公交查询】 【搜狗】 【google】 【图吧】 【城市吧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 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

什么是三维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或3D电子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厦门厦门

厦门,又名鹭岛,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副省级城市,位于福建东南部,闽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是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从2010年7月1日起,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面积扩大11倍。市内有鼓浪屿、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等景点。厦门和金门对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地方上通行闽南语。普通话的大力推行以及外来非闽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涌入,使普通话成为厦门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1930年9月17日,中国政府收回厦门英租界。

编辑摘要

厦门 - 概况

厦门市厦门市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2′53.8〞-118°26′1.2〞、北纬24°23′12.7〞-24°54′29.3〞。隔海与金门县、龙海市相望,陆地与南安市、安溪县、长泰县、龙海市接壤。总面积1565.0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0万人(2006年末)。以汉族为主,有回、畲、壮、满等少数民族。通行闽南方言。全市辖6个市辖区。市政府驻思明区湖滨北路。

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海域面积约390平方千米。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南部,地势自北向南倾斜,西、北边境以丘陵为主,海拔500~900米,最高点云顶山海拔1175米。台地、平原地面在50米以下,残丘散布其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20.8℃,1月均温12.4℃,7月均温28℃,年降水量1270.5毫米。

鹰厦铁路纵贯厦门市西部,福厦高速、福分、厦隘、将集等公路纵横市境,有厦门港、刘五店港等港口和高崎国际机场。名胜及纪念地有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鳌园陈嘉庚墓、南普陀寺、同安文庙、陈化成墓等。2010年6月,厦门宣布将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计划吸引更多台湾金融企业登陆。

厦门 - 城市标志

市花

三角梅三角梅

三角梅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确定三角梅为厦门市市花。三角梅的学名为: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属于紫茉莉科宝巾属的常绿攀援或披散灌木,木质藤本,叶质薄有光泽,花小,顶生,常三朵簇生于苞片内,三枚大苞片显著,为主要观赏对象。古时称它为“九重葛”,北方多叫“叶小花”、“三角花”,香港则用译音“宝巾”称之。三角梅原产于南美巴西,引种来华,为时已久。其花品种繁多,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紫等系列色泽及单瓣花、重瓣花和斑叶等多种。三角梅刚柔并济,朴实无华,易于栽植,花色较多,可作盆景。因此,以三角梅为市花,广泛栽种和爱护市花,既可以绿化和美化厦门,又能较好地体现厦门的风貌、厦门人民的性格和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景象。

  《2011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户籍人口185.26万人,常住人口 361万人。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49.50万人,思明、湖里两区合计88.41万人,占47.7%。全市人口出生率10.0‰,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7.1‰,比上年增长2.8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92.42万人、92.85万人,性别比为99.5(女性为100)。
  此外,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末厦门全市人口为3531347人,其中思明区929998人,湖里区931291人,翔安区304333人,同安区496129人,集美区580857人,海沧区288739人。
  民族
  厦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市树

凤凰木凤凰木

凤凰木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凤凰木为厦门市市树。凤凰木亦称“红楹”、“火树”,属豆科落叶乔木,长成后可高达20米。树冠宽广,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0-24对,每羽片有小叶20-40对,小叶呈长椭圆形。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大色红,有光泽。荚果木质,长达50厘米。凤凰木原产于非洲,我国南方多有栽培,是优美的庭园树、行道树。凤凰木枝秀叶美,是典型的南国树种,夏日开花荫凉满城,红花簇簇,象征特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体现厦门的风貌、厦门人民的性格和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景象。

市鸟

白鹭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白鹭属鸟纲鹭科,为世界珍稀鸟类。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这也是至今我国记录的仅有的五种。由于它们体羽除岩鹭为暗灰色外,均为雪白色,因此,人们通常统称这五种鹭为白鹭。其中以小白鹭和中白鹭的数量最多,且较为常见。

厦门 - 历史沿革

厦门市地图厦门市地图

厦门岛古称嘉禾屿,别称鹭岛。汉代属侯官县地。晋太康三年(282)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西南4乡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厦门市思明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4个区在唐开元二十年(732)称新城,大中元年(847)设嘉禾里,属同安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嘉禾千户所,洪武二十年(1387)始筑厦门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厦门城建成,置中左守御千户所。

清顺治七年(1650)郑成功驻兵厦门,于十二年(1655)改厦门为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废,复名厦门,属同安县,二十三年(1684)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民国元年(1912)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

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1912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17日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 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注:也有说1950年3月撤销厦港区,1957年5月置厦门郊区。待查。)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8月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1年12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厦门市农村11个乡,全部改为镇建制。1980年10月,厦门成为经济特区。1984年3月,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1988年成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升格为副省级城市;同年3月,全国人大赋予厦门经济特区地方立法权。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次年5月1日,正式挂牌。

厦门行政区划略图厦门行政区划略图

2000年,厦门市辖7区,18街道、17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0530701人。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52号)调整厦门市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思明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2)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集美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3)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4)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至2004年底,厦门市有6个市辖区、21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全市共有178个社区、2个居委会、271个村委会。

厦门 - 行政区划

厦门厦门地图

厦门市辖6个市辖区,面积1569平方千米,人口147万人(2004年)。
思明区 面积 7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361001。区人民政府驻民族路。
海沧区 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 9万。邮政编码361026。区人民政府驻海沧镇。
湖里区 面积 61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361006。区人民政府驻禾山镇。
集美区 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18万。邮政编码361021。区人民政府驻银江路。
同安区 面积65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361100。区人民政府驻大同镇。
翔安区 面积35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361101。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厦门 - 地理气候

厦门厦门地形图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10年2月10日,《厦门市建设事业 “十二五”专项规划》公布,厦门将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计划建设完成10 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完成5个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集美新城西亭中心区、同安新城(环东海域)和翔安新城,将重点建设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和海水源热泵项目。农村也将使用太阳能,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将重点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和 太阳能路灯。

厦门 - 人口

2007年末,厦门市户籍人口167.24万人,常住人口为243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14.16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12‰,人口死亡率为3.67‰,人口自然增长率8.45‰;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84.43万人、82.81万人。全市民族以汉族居多,占总人口的99.9%,此外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厦门 - 交通

厦门厦门交通一瞥

鹰厦铁路的终点站。
福厦高速公路。
319国道的起点。
厦门港,有通往国际国内的航线。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开辟50多条国内航线和数条国际航线。

翔安隧道: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全长约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近6公里,起点为厦门岛五通,终点在厦门市翔安区西滨,主洞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3.5米,净高5米。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约70米,工程总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是厦门市基础建设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由总部设于天津的中国铁路建设十八局集团建设,2005年8月12日签订协议,2009年建成通车。

2010年8月12日,由南昌铁路局和厦门地方合作的前场铁路大型货场正式开工建设。该货场占地约5700亩,紧邻沈海、福厦高速公路和鹰厦、龙厦、福厦、厦深四条铁路干线,地理位置优越,配套完善,是厦门培育海峡国际港口物流中心,标志着厦门现代铁路运输枢纽中心地位的确立。项目总投资额概算69.9亿元。

厦门 - 语言

厦门通行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厦门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千2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厦门话跟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国语)差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通话。厦门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多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也有一些差别。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厦门话有七个声调,阴平(天公)、阳平(华文)、上声(好酒)、阴去(世界)、阳去(赵丽)、阴入(八百)阳入(药石)。厦门话字音的连续变调现象比普通话复杂。厦门话语音的许多现象,反映着上古中古汉语语音的一些特点,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相当突出的。词汇方面,厦门话有相当大量本方言的特有词汇,这在普通话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见的甚至是没有的。

厦门 - 文化

厦门厦门城市风光

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被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授予“最佳合作城市”荣誉称号。“海峡月·中华情”中秋焰火晚会、庆祝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文艺晚会等各项重大艺术活动连场推出,大型文化活动频繁的“厦门现象”已享誉全国。

在台北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集学习、欣赏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极富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群——厦门文化艺术中心基本建成,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等馆藏建设已开始运营,厦门文化设施建设进入全国同类城市的先进行列。大批文艺作品在国家、省级文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歌仔戏《邵江海》获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并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剧目;高甲戏《阿搭嫂》、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在全省第二十三届戏剧会演中,获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歌仔戏《窦娥冤》获剧目奖,实验歌仔戏《孟姜女哭长城》获演出奖。 

厦门 - 宗教

佛教:南普陀

基督教:三一堂、竹树堂、新街堂。

天主教:厦门市天主堂、鼓浪屿天主堂、海沧天主堂、高浦天主堂。

伊斯兰教:厦门市玉屏路西侧

厦门 - 教育

厦门厦门城市风光

简介

2006年全市共登记科技成果12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24项,达到国内领先69项,国内先进水平34项;新增2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24项,市科技进步奖56项;认定第一批厦门重点新产品13项。全年专利授权量约18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约130件,已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省科技厅在厦设立了“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厦门)产业化基地”,经科技部验收,厦门已成为首批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厦门钨业获科技部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攻克世界难题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全省首个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9000Au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准字号生产批文;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企业——蓝德尔(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出全球第一个子宫颈癌快速自检试剂盒;“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中试产品获得成功等一批科技研发取得了在国际、国内具有突破性的成果。

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鹭江大学

集美大学

私立大学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南洋学院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英华美(厦门)学院

厦门华厦学院





 

中学

厦门一中

双十中学

厦门六中

集美中学

外国语学校

厦门逸夫中学

华侨中学

厦门二中

厦门三中

厦门四中

厦门五中

禾山中学

科技中学

同安一中

松柏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厦门 - 医疗卫生

2006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1083个,其中医院37家、疗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卫生院16个,门诊部74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2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5169人,执业助理医师550人,注册护士4432人;卫生机构床位8018张,其中医院6479张,疗养院672张,卫生院577张。全市实行合作医疗或保险的有303个村,设置农村医疗点305个,拥有助理执业医师60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85人。2006年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5.08万人,参合率达95.8%,参合人口中农民约43.6万人,“村改居”居民约21.4万人,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约2972.6万元。全市所有医疗单位均已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 

厦门 - 主要旅游

鼓浪屿

南普陀

环岛路

狐尾山

仙岳山

万石植物园

中山公园

同安

 


厦门 - 特色餐饮

厦门厦门美食

以厦门为代表的闽南菜,隶属于八大菜式里的福建菜,菜式清鲜香脆,注重调汤,口味清淡,酸甜适宜。厦门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港口,菜式风味在历史上以泉州菜和漳州菜为主体,还兼收了粤菜和西餐的风味。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大批年轻的厦门厨师游走列国,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华,于是,厦门菜在原闽南菜“清鲜香脆”的主旋律上,有了更多的开拓与创新,一跃成为闽南菜的代表。如传统菜“加力鱼(闽南冬季盛产的一种海鲜)火工白菜”,过去是以加力鱼头和大白菜先大火、后慢火地将其焖熟,如今是以大白菜将加力鱼肉包起来,投入事先调制的鱼骨高汤中,再装进小瓷盅里,大火蒸透后上席,更显风味。闽南菜以善制山珍海味著称,口味清淡,所以有人说,它与粤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闽南菜在调汤估味方面自成特色,常用糖、醋、酱等调味,几乎每款菜肴都会搭配两三款酱料,让食客一次品尝到不同的风味。它注重汤料的烹制,以清鲜、醇和、荤香为特色,有“一汤十变”的美誉。

春卷是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起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嫩饼菜”,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寓意全家美满团圆。此菜光是馅料就很不简单,包含有胡萝卜、高丽菜、鲜虾仁、肉丝、海蛎、荷兰豆丝等十数种原料。 吃时先将春卷皮展开,抹上甜辣椒酱,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苔、“贡糖”(古时进贡给皇帝的花生酥)、肉松、芫荽等配料,再夹上十数种原料切丝煮熟的煲仔菜,包成卷状,酸、甜、辣、咸、鲜五味兼备。

姜母鸭是一道在厦门、台湾都很受欢迎的风味菜肴。选用红头正番鸭、当地的老姜母以及十余种中药材煲制而成。由于红头正番鸭皮薄肉红,无皮下脂肪,味道香醇,口感清爽,据闻还有消脂去滞的食疗效果。 师傅则说,做这道菜费时很长,正番鸭胸肉很厚,幸而没什么膻味,用高粱酒专调的汤汁腌制,起码一整天才入味。

苦螺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海产,个头小,身价也不高,味如凉瓜,却仍然抑制不了人们品尝它的兴趣。这“海里的凉瓜”有凉瓜所没有的海鲜鲜味,白灼的时候清爽,熬成汤羹的时候甘甜,味道奇特。

蛏子相当常见,手指头大的鲜肉,打火锅、清炒都不错。在厦门吃蛏子分两个季节:“一月吃小蛏,七月吃老蛏”,小蛏跟我们常见的分别不大,而老蛏则要蓄养两年再吃,贝壳上的“花纹”有如它们的年轮,标示着它们的资历。 因为肉质肥美,以姜丝、葱花清蒸,即可得其鲜味,当地人为了不浪费,还会用剩下的汤汁蒸水蛋,与龙虾之下铺面线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老蛏性寒凉,建议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土笋冻是厦门相当有特色的小菜,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因形似“小笋”而得名。它含有丰富的胶质,经过熬煮后所含的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成冻,外观晶莹润泽,宛如白玉,口感清脆、味美甘甜,如果佐以萝卜酸、芫荽芥辣酱或美极鲜味汁,吃起来更加鲜嫩爽口。

厦门厦门夜景

厦门美食的核心是海鲜四宝:蟹、虾、鱼、贝,以闽南风味为主体,兼有台湾、潮汕风味,在闽菜传承的基础上,博采各路菜系之长,摒弃粗糙油腻,撷取清鲜香醇,用蒸、炒、煎、炸、焖、炖、熘。海鲜四宝得到大发展,获得全国金奖的就有:“干炸钻盖”、“绿带钻包”、“翡翠皇上皇”、“西施浣纱”、“彩蝶蟠龙”、“龙舟竞渡”、“加力鱼炖白菜”、“黄花鸳鸯”、“鹅戏南极水”、“爆炒香螺”、“沙茶鲜带子”在京城倾倒了全国评委和美食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厦门素菜,原为传统的做法,以豆制品做成鸡、鱼、肚、脚等象形食品。六十年代初,南普陀素斋师傅摒弃象形观念,创造性地素料素做、素菜素名,既讲色香味,又具神形器,把素菜做成美观优雅的大餐,品尝素菜不仅调节胃口,又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南普陀素菜经过近40年的历程,已成为享誉全国名噪东南亚的高级菜肴了,它已能制作几百道佳肴,可以10天内不重复,已是厦门美食的一张灿烂的名片。药膳也是随特区建设的进程而产生的,它不再是街巷小摊的“当归牛肉”,也不仅仅是冬令食补的“四物正番鸭”了,而是有全套菜谱的药膳。鹭江宾馆的仿古药膳色香味俱佳,且碟、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制,专菜专用,高雅大方,一席药膳无疑是一次艺术的大餐,令人回味无穷。

厦门 - 友好城市

国内

厦门风光厦门风光

城市名 隶属省份 缔结时间
邯郸市 河北省 1984.12
鞍山市 辽宁省 1985
普陀区 上海市 1986.7
吉安市 江西省 1987.6
淄博市 山东省 1988.2
汉中市 陕西省 1988.4
安阳市 河南省 1988.5
抚顺市 辽宁省 1988.10
吉林市吉林省 1990.12
青岛市 山东省 1991.6
丹东市 辽宁省 1991.12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1992.5
南京市江苏省 1992.10
咸阳市 陕西省 1992.12
龙岩市 福建省 1993.6
三明市 福建省 1993.6
万洲区 重庆市 1993.9
保定市河北省 1993.11
太原市 山西省 1993.11
潍坊市山东省 1994.5
平顶山市 河南省 1994.10.21
鹰潭市江西省 1995.1.7
芜湖市 安徽省 1995.3.8
鸡西市 黑龙江省 1995.5.9
长沙市 湖南省 1995.12.26
韶山市 湖南省 1995.12.27
安庆市 安徽省 1996.5.21
大连市辽宁省 1997.7
温州市 浙江省 1998.4.8
兰州 甘肃省 2007.07
注:*厦门市与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于1987.12缔结友城,后该地区与哈尔滨市合二为一。

国外

厦门厦门城市风景
城市名称   缔结时间
英国 加的夫郡  1983.3.31 
日本佐世保市  1983.10.28 
菲律宾 宿务市  1984.10.26 
美国巴尔的摩市  1985.11.7 
新西兰惠灵顿市   1987.6.23 
马来西亚槟岛市  1993.11.10 
澳大利亚马卢奇郡  1999.9.28 
立陶宛考纳斯市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   2003.08.15 
祖特梅尔市  2004.11.01 
印度尼西亚 泗水市  2006.07 
韩国木浦市  2007.05 
希腊 马拉松市   2008.01

厦门 - 景点简介

鳌园陈嘉庚墓

陈嘉庚墓陈嘉庚墓

鳌园位于集美东南海边的,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名鳌园。1950年,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时,将这一岛屿扩填成园,于1961年完工,历时十年,占地近九千平方米。园中共有650多幅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青石雕,是闽南石文化的主要代表作。步入鳌园,展现在眼前的是门廊两侧中国古代和近代史的青石镂雕,堪称鳌园石雕群的上乘之作。抬头仰望,高矗入云的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碑高28米,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陈嘉庚先生墓坐落在集美解放纪念碑正南面,1961年8月20日,国家为陈嘉庚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1988年,陈嘉庚墓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妙相庄严,海内外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千手观音工艺精绝,千手千眼,金光闪耀。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有经典、佛像、宋代铜钟、古书等,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花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寺宇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大八景之一。登临远眺,山风海涛,尽收眼底。

陈化成墓

陈化成墓陈化成墓

在厦门市郊金榜山麓。墓碑题“皇清浩授振威将军赐谥忠愍陈公、诰封一品夫人德配曾夫人茔”。墓前有石狮、石华表。1963年、1974年和1985年三次重修,四周建铁栏杆保护。1992年在墓园内竖立陈化成铜像。陈化成(1776-1842),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清代爱国将领。行伍出身,历任参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道光二十年(1840年)调任江南提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吴松修炮台,训练士兵,积极备战。1842年6月,英航进犯吴淞口,16日拂晓督部发炮击伤英航多艘。后因两江总督牛鉴溃逃,东炮台陷落,英军夹功西炮台,陈身负重伤仍率孤军奋战。与所部英勇战死。部下刘国标收藏其遗体,由练廷璜募人运回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区)入殓,是年农历九月十二日,归葬于金榜山麓。

厦门 - 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Xiamenjingjitequ)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遥遥相对。市区面积1516平方公里,包括厦门岛和鼓浪屿两部分,其中特区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33万。为福建省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厦门本岛内的思明、开元、鼓浪屿、湖里四个区为经济特区。思明区以商业闹市区为主;开元区以工厂区和新市区为主;鼓浪屿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湖里区则是新兴的工业投资区。厦门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条件好,海岸线长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公里,5万吨级巨轮可自由出入。目前,厦门口岸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拥有通往香港的货运船队,不定期货轮可直达日本、澳洲和新加坡等世界大港。陆上交通也很方便,通过鹰厦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工业有一定基础,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周围地区为我国著名侨乡,且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特区建设具有国际、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背山面海,风景佳绝。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面积1.71平方公里,全岛林木葱翳,空气清新,建筑别致,幽雅静谧,是理想休养、避暑、度假、游览胜地。主要名胜有日光岩、水操台、怡红院等。厦门岛南端的五老峰及其山麓南普陀风景区、万石岩风景区也是厦门引人入胜的游览佳地。这里山、石、树、海和庙宇、石刻等各有特点。五老峰远望如五个老人盘坐,向称“五老凌霄”,为厦门八景之一。南普陀寺珍藏有玉佛、七佛宝塔、万卷佛经等文物。万石岩风景区,奇石磊磊,山泉潺潺,林壑飞流,万石朝天,被前人描写为“一泓碧泉和云下,万点青山拥水来”。此外,厦门还有陈嘉庚墓、集美镇、郑成功纪念馆等风景名胜。1980年,厦门在成立经济特区后,城市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首先特区确定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为主要建设方向,现在全市已经形成以电子、仪器仪表、轻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五金机械、家具工艺为主的工业完整体系。各类工业企业达近300家,不仅能生产轻工、纺织等各种产品,而且还生产多种机械和海洋化工产品。全市工业产值比50年代增长了二三十倍。其次是发展旅游业、商业,并向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为了使特区经济走向世界,特别要注重港口和机场建设。目前厦门正在东渡建设新港,包括1—5万吨的泊位和集装箱装卸桥。作为航空港的高崎机场现在也建成投入使用。

特区发祥地原是荒地

   湖里,一片神奇的热土,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如今,走在湖里大道上,随处可见两侧林立的通用厂房,这些就是在20多年前为厦门经济特区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最早的引凤之巢,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个投资的台商、第一份外单的签订都诞生在这里,它们记录和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一步。
  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的闹市区,现在的我们能够想像到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荒芜吗?据介绍,当时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在地瓜地里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要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拿木棍就是要防止被蛇咬。
  湖里位于厦门岛西北角,东、西、北三面临海,港区开阔,水深不淤,海岸线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建设经济特区的理想之地。
  当时的湖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被人戏称为“厦门的夹皮沟、西伯利亚”。然而,自从厦门经济特区建立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就永远地载入了厦门发展的史册。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当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只是湖里一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地方小,而且是寸草不生的荒芜沙地,白手起家困难大不说,也无法利用厦门原有的资源基础。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这就是开启厦门历史的著名的“湖里第一炮”。随着一声开山炮响,经济特区破土动工建设。
  毫无疑问,厦门获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是厦门乃至福建省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情。
  老林是土生土长的老厦门人,与共和国同龄。他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湖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几乎没有任何一座建筑物。经济特区破土动工的地方,就是现在厦华电子厂房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当时还种着一大片的地瓜、花生。
  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伊始的情景,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开远曾记忆说,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湖里是一大块荒地,除了地瓜地就是梯田,相关领导讨论工作都是在地瓜地里边进行的。

邓小平拍板扩大至全岛

   2008年12月开馆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全国首个经济特区纪念馆,其选址是在经济特区的发源地湖里。该纪念馆由原湖里区政府大楼改建而成,当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就是在这座大楼题词。
  纪念馆外面车水马龙、一派都市的热闹景象,谁能想像出当年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里题字的情形呢。
  走在陈列图片和实物的特区纪念馆里参观,记者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感慨万千。纪念馆最大的亮点是二楼以“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为主题专门设置了一个陈列室,邓小平题字场景被完完全全还原下来,包括仿制当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鹭江号”船舱,陈列并播放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的珍贵图片和音像资料。
  据特区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当时正是艰苦创业时期,会议室的接待条件比较简陋。邓小平要在桌上题字时,管委会工作人员临时取下一块窗帘布当桌布,上面还有挂钩。后来,这块窗帘被很好地保存着。
  1984年2月7日,80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之后,来到厦门。2月9日,邓小平在厦门特区管委会二楼厅堂里,挥毫写下13个大字:“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据称邓小平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下,1984年3月,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同年5月,特区管委会与厦门市政府合并,原特区(湖里)正式定名为湖里工业区。
  地理范围的这一次跳跃,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腾飞

:有必要纳岛外入特区   2009年7月24日,厦门市市长刘赐贵向在厦门的各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作政情通报时,透露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要扩大到厦门全市的思路。刘赐贵表示,将积极向中央争取,把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争取中央批准扩大特区范围,实现行政区划、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三区合一”。
  刘赐贵表示,20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范围一直没变,岛内是特区,岛外不是特区,使一些工作不好开展。比如厦门有特区地方立法权,但特区法规只适用于特区范围,也就是岛内,岛外就不适用,造成“一市二法”;政府鼓励企业向岛外发展,但岛内是特区,有特区优惠政策,岛外不一定有,企业搬出去反而吃亏了。因此,很有必要将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市。
  这就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的面积将达到1565平方公里。
  而之前的7月22日,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表示,2009年下半年,厦门城市建设重心将从岛内向岛外转移。岛外新城区将以翔安隧道、翔安南区和厦门新站营运中心、环东海域等重大片区和项目为依托,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于伟国说,“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岛外新城区建设,为新城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良的载体,使岛外新城区形成高品位的风格和特色。”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市委书记与市长相继发表关于厦门未来的发展讲话,这都在表明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厦门经济特区正在强力向岛外发展。
  老许是同安人,今年63岁。他说,由于现实的差距,厦门岛外不少人确实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果将来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岛外,别的不说,至少大家都是特区人,感觉会好很多。
  在将来的某一天,现在矗立在厦门大桥桥头的“厦门经济特区”标志性路碑,也许会搬迁到另外的地方去吧,因为届时的“厦门经济特区”已经非彼时的“厦门经济特区”了。

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

  1983年经济变化
  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特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与关怀下,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通过这组数字,大家一定能感同身受到厦门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
  1983年,厦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9.44亿元,而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60.12亿元,平均每年以19.14%的速度增长,20年增长了32.19倍;
  198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为2.32亿元,2003年达到了149.22亿元,20年增长了63.32倍,年平均增长23.15%;
  198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12亿元,而2003年,全市工业总值实现近1400亿元,20年来增长了近11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6.83%;港口货物吞吐量1983年全市为263万吨,2003年实现了3403.9万吨,20年累计增长11.94倍,年平均增长13.66%;
  1983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3300标箱,而2003年全市达到了233.11万标箱,20年累计增长了705倍,每年平均增长38.82%;
  1983年,厦门市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千万美元,而20年后的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12.43亿美元,增长了154.38倍,年平均增长28.70%;
  198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亿美元,2003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7.11亿美元,20年增长了132.65倍,年平均增长27.7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年为605元,2003年达到了12915元,20年增长了20.35倍,年平均增长16.54%;农民人均纯收入1983年全市仅为338元,而2003年为5172元,20年增长了14.30倍,年平均增长14.61%。
  特区建设大事记
  1980年10月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厦门岛北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特区。
  1981年10月 厦门特区开始正式动工兴建,从此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
  1984年3月 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并逐渐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1987年9月8日 首届福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富山国际展览城开幕。
  1988年4月 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5月和1992年11月 国务院先后确定厦门经济特区和市辖的杏林、海沧、集美为台商投资区;外商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特区政策办理。
  1992年11月11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象屿保税区。
  1994年3月 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
  1997年9月8日 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
  三组数字尽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果
  新华网厦门2006年12月18日电(记者 卢志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评比中,厦门已连续两年居第9位,是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经济圈城市之外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年来始终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益所带来的结果。
  下面三组数字,可以大致勾勒出厦门的巨大变化。
  国民生产总值:从7.41亿元到1160亿元
  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的1981年,GDP只有7.41亿元。25年后,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1160亿元,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8%。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前,厦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500元,而2006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8370元。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厦门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10000美元”的指标,这一指标应该属于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工业规模:从10.07亿元到2430亿元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化的发展史。来自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5年来厦门工业经济规模已从1981年特区成立之初的10.07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预计2430亿元,年平均增长24.1%。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介绍说,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酒厂、鱼肝油厂、灯泡厂、纺织厂等轻工业为主,如今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行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对外开放:从2.5平方公里到1569平方公里
  当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时,规划面积只有湖里区的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131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步伐大大提速。
  1989年国务院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成为大陆首批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随后也获准设立。这样,厦门特区建设热潮很快由岛内向岛外扩展、由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的1569平方公里。
  在特区建设进程中,厦门市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郑栅洁说,1981年——2005年厦门市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4.67亿元,年平均增长26.2%,已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先进的信息通讯网络和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06年12月18日 来源:新华网)
  2007年产业经济
  农村经济
  2007年,厦门市全面实施《厦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新型农业,农村经济加快调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1亿元,比上年下降17.8%,其中:种植业产值11.73亿元,下降10.2%;畜牧业产值12.48亿元,下降4.0%;渔业产值4.74亿元,下降46.6%;林业产值0.15亿元,增长4.9%。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形势良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加大对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扶持。全市34家龙头企业拥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19家龙头企业成立研发机构,成立企业技术中心6个;1家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共承担项目15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6家企业参与了29项产品的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至年底,全市龙头企业拥有名牌产品35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全年34家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上缴税金1.96亿元;共带动基地种植面积71万亩、牲畜饲养量138万头;带动农户36.14万户,其中订单带动21.74万户,农民从产业化组织得到收入30.42亿元。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助的办法,帮助上岸渔民和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625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2.44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实行被征地农民、上岸渔民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累计3.86万人,其中当年新增0.82万人。
  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连续3年增幅超过10%。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37元,比上年增长11.2%。工资性收入仍是增收的主渠道,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891元,增长15.4%,占纯收入的50.9%,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7.6个百分点,其中在本地劳动所得收入为2896元,增长30.1%。“金包银”工程和股份化项目初见成效,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步提高,全年实现1024元,增长35.9%,其中租金收入581元,增长85.0%。由于土地征用、环东海域整治和部分区域生猪禁养,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全年实现2722元,略有下降。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稳定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7元,比上年增长7.9%。受原材料、能源及食品涨价的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吃、穿、住的支出增长加速。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356元,增长12.2%,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1.9%;衣着消费支出296元,增长17.1%;居住消费支出922元,增长16.3%。
  工业建筑
  2007年,我市工业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除1月份增速较快以外(生产天数不可比原因),其它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4%-18%之间,随着工业园区新项目的陆续投产,加上节庆市场的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在9月份首次突破250亿元,12月又再创历史新高,达268.25亿元。全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83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实现工业增加值643.23亿元,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3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16.9%。
  新增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新增的1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87.56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6.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26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7.44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产值的78.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
  重点工业企业依然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2007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已达32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合计完成产值230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其中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177家,比上年增加3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42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有6家,合计完成产值7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6.7%。
  支柱行业增速依然保持较快水平。全年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5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6%,拉动工业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全年完成工业产值921.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3.7%;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714.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6.1%;化工行业完成工业产值415.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5.2%,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9%、37.3%、16.4%。
  主要工业园区企业生产逐渐形成规模。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翔安园、机械园和汽车园四大园区共进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6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同安工业集中区已有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32.34亿元;火炬翔安园已有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投产,完成产值106.01亿元。
  产销衔接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全市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705.33亿元,增长16.2%。其中,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76亿元,增长21.3%,增速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率为44.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出口交货值超20亿元的企业共有9家,合计实现出口交货值511.8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42.3%。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88%,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产销率仍位居全省第一。重工业比重继续提高。2007年全市重工业共完成产值18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8.7%;轻工业完成产值8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3%,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2.2:1,重工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交通邮电
  2007年,厦门市交通口岸邮电系统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749.38万人,比上年增长6.0%;全年客运总周转量(含公路、水运、航空)143.91亿人公里,增长18.7%;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582.61万吨,增长16.2%;全年货运总周转量(含公路、水运、航空)544.14亿吨公里,增长20.8%。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8.12亿元,增长13.2%。全市交通口岸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89亿元,增长2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21.29亿元,增长41%,首次突破100亿元,是厦门市交通建设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更新改造完成28.6亿元,增长5.9%。
  不断改善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全年共投入资金约1.5亿元,更新了381辆公交车,公交车辆的舒适性、环保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期完成了1904辆到期出租汽车的更新投放和岛内新增300辆出租汽车的投放工作,岛外四区计划投放400辆,截至年底已有147辆出租汽车投入市场营运。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全年新开通了11条农客线路,其中配合学校开辟了7条接送学生专线,共投入85辆车,累计开通38条农客线路、投入199辆客车。加快农村客运场站和候车亭建设,岛外四个区新建候车亭113座,简易站1座,累计建成候车亭159座。
  一、公路建设与运输
  2007年,全市完成公路建设投资68.89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加快“两桥一隧”进出岛通道建设。集美大桥累计完成投资14.79亿元,占总投资的55%;杏林大桥累计完成投资8.67亿元,占总投资的54%;翔安隧道开挖工作量完成过半。加快岛内道路建设,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成功大道完成投资7.54亿元,环岛北路—谊爱路段及钟鼓山隧道(右洞)已建成通车;疏港路华荣路高架桥及国际邮轮中心专用通道建成通车,高架桥二期(保税区—公铁大桥)主桥也已贯通;环岛干道(墩上—仙岳路段、环湖里大道—县黄路)开始路面施工,县黄路—文曾路段的三座隧道全部贯通,其余路段正在加快建设。加快岛外干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海沧疏港通道一期(海新路—孚莲路段)、岛外快速路(英村—同集路、孚莲路—公铁立交)、国道324线(西湖—马巷)、中洲大桥、丙洲大桥、灌新路(灌口立交—环湾大道)等项目。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开工建设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云埔—龙门段)、沈海高速公路(厦门段)扩建工程,加紧推进厦成高速公路、厦漳跨海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年共完工农村公路项目81个125公里。
  截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里程1741.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56公里,一级公路221.98公里,二级公路226.62公里,三级公路146.12公里,四级公路803.77公里,等外公路288.39公里。公路桥梁437座。
  二、港口建设与水路运输
  2007年厦门继续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投资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港24个在建项目已完工11个,新增港口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新增年货物吞吐能力 1604 万吨,新增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70万标箱,新增年旅客吞吐能力300万人次,极大地缓解了厦门港吞吐能力不足的局面。至年底,全港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828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586万标箱,旅客年吞吐能力达到1075万人次;汽车年通过能力达60万辆。其中:海沧港区1#、6#、 7# 、9#泊位、东渡港区19#泊位、嵩屿港区一期工程、厦门五通—刘五店滚装码头工程(含海空联运码头)、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营;角美作业区1~2#泊位、龙海客运站等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海沧港区12#泊位、海沧港区14~19#泊位岸壁工程、现代物流园区配套码头工程进展顺利。东渡航道扩建工程、五通至金门水头航道(厦门航段)工程、厦金航道至厦门国际旅游码头延伸段航道工程、海沧航道扩建一期工程I标段建成并通过交工验收;厦门港主航道扩建三期、海沧航道扩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厦门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获得交通部批复;海沧港区6#泊位工程等7个项目使用岸线申请获得交通部批复;海沧港区11#泊位项目及海沧航道扩建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交通部审批;《厦门港集装箱干线港重要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厦门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沧保税港区规划》、《刘五店南部港区规划》等编制工作成果得到市重大项目领导小组认可。另外,还筹资近一千二百万启动交通部港口设施保安与安全信息系统试点工程港口视频监控二期(航道海域视频监控)、港口地理系统一期(数字航道)等5个技改项目建设,港航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7年,全港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货物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大关,达到8117.20万吨,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28.78万吨,增长10.5%。全港集装箱吞吐量462.71万标箱,增长15.3%,在全国沿海港口继续位列第七,跻身世界21强行列,其中集装箱国际中转完成2.99万标箱,下降5.5%;内支线中转完成25.47万标箱,增长17.3%;海铁联运完成6089标箱,增长63.4%。全港旅客吞吐量完成7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
  2007年,全港新增航运企业4家,新增船舶38艘,新增运力9.08万载重吨、1223客位,新增集装箱运力5100标箱;全港新增集装箱班轮航线32条,比上年增长23.4%,达到169条,月航班数达到676班。
  三、航空运输
  2007年厦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68.47万人次,在全国所有机场中继续名列第11位,比上年增长15.8%,净增旅客118.27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达147.8万人次,为中国内地五大口岸机场之一;完成货邮吞吐量19.36万吨,比上年增长10.6%。
  目前,厦门机场已开辟国内外航线达148条,其中定期执行的国内航线79条,国际航线20条,地区航线4条(含香港—厦门—上海和浦东—厦门—澳门全货机航线);有2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厦门机场定期运营,平均每周航班密度高达1712架次;已开辟国内外城市81个,其中定期通航的国内城市43个,国际城市13个,地区城市2个。厦门机场航线遍及内地及港澳地区、东南亚、韩国、日本和美洲、欧洲,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
  四、口岸管理
  2007年,交通口岸系统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支持海西建设的各种举措,推动查验单位进一步出台各种便捷措施,提高通关效率,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一是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开通24小时通关服务热线,及时协调解决通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查验单位推行就近报关、多点报关、异地报关口岸放行、集中放行及上门验放等便捷措施,将监管时空前伸后延,解决通关手续过于集中在口岸通关现场的问题。建立“快速通关”转关运输模式,解决内地和厦门口岸之间异地通关限制较多的问题。二是做好新增码头对外开放启用工作。协调做好相关码头查验业务现场流程的确定和查验设施的配套工作,完成了国际邮轮中心及厦金客运码头、五通海空联运码头、20号国贸货运码头等新增港区作业点的省级验收工作,并经省政府下文批准对外开放验收。三是加快福建电子口岸建设。国检口岸快速查验系统已于2007年6月1日在海天码头试运行,七大船舶代理公司在福建电子口岸网站上推出厦门口岸入出境船舶船期查询服务,海关、检验检疫局推出厦门口岸网上报关状态和报检信息查询服务。四是继续推进厦门港口岸管理一体化工作,完成漳州检验检疫局从福建局整建制划转厦门局管理,实现厦门港“关检合一”。全年厦门口岸出入境旅客达到22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
  五、邮电通信
  2007年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邮政业务完成5.08亿元,增长11.2%;电信业务完成43.04亿元,增长13.5%。
  旅游事业
  2007年,厦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增长1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3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1亿美元,增长24%,全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和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凸显。先后荣膺“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旅游精品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旅游,积极争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新优势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鼓浪湾、翠丰温泉、福佑戴斯等酒店已正式营业,磐基、牡丹、和平里、盛之乡等酒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加快旅游景区建设,2007年9月园博苑正式开放,至2007年底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胡里山炮台“历史再现”工程一期、国际旅游码头、奥林匹克博物馆、海湾公园等景区(点)正式投入使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观音山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五缘湾商业街区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特色街、旅游特色场馆建设加速推进。2007年全市共有在建重点旅游项目26个,投资总额达31亿元。
  重点培育新型旅游业态。恢复振兴邮轮经济,组团参加世界邮轮大会,举办2007中国邮轮游艇大会,全年共接待14艘豪华邮轮、1.53万名高端游客;认真把握旅游产业发展导向,加大力度培育休闲度假、游艇帆船、温泉康体、高尔夫、自驾游等新兴旅游业态。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提升。2007年全年新增五星级酒店3家(日月谷温泉度假酒店、喜来登酒店、索菲特酒店)、四星级酒店3家(东南亚大酒店、庐山大酒店、金威大酒店),全市高星级酒店总数达22家,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旅游饭店110家,其中星级饭店67家,客房总数达2万多间。全市共有旅行社9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5家、国内旅行社80家,建发国旅、旅游集团国旅进入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前50名,位居全省旅行社前列。全市已开发旅游景区(点)60多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5处,3A级景区1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
  推进各区旅游全面发展,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认真制定实施旅游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旅游营销创新,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努力构建区域性旅游中心新格局
  积极拓展海内外客源市场。国际市场方面,参加香港、柏林、莫斯科国际旅交会和国家旅游局举办的“中国旅游之夜”等系列旅游文化交流活动,组团赴日本、韩国、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等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宣传推介,积极推进与日本佐世保、韩国光阳、法国诺曼底等城市双向交流;开展旅游包机业务,全年共执飞旅游包机40架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促销活动,日韩、台湾、东南亚已成为厦门主要境外客源市场,印度、欧美、澳新等中、远程市场客源增幅均超过二成;国内市场方面,以“海上花园、温馨厦门”和“走进厦门、畅游八闽”为主题,主打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湘赣中南客源市场,参加苏州国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北京国际旅博会、大连东亚国际旅博会等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组团赴东北、华北推介“冬天来厦门”系列旅游产品,在北京举办“奥运北京、惬意厦门”为主题的厦门旅游推介会;积极邀请海内外主要旅行商和主流媒体记者来旅游考察、宣传报道。
  举办、参与节庆活动。圆满完成第三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交办的工作任务,成功举办2007厦门花车巡游、厦门旅游购物节等节庆活动;组织策划“走进厦门、感受中国年”、“美在厦门”嘉年华等黄金周假日旅游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和支持各区、各部门举办的元宵灯会、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龙舟赛、中秋博饼文化节、女子高尔夫精英赛等节庆活动。
  扩大区域旅游合作领域。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不断扩大,签订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举办闽西南及金门旅游黄金周新闻发布会;闽粤赣十三市旅游合作深入发展,起草了《厦门市、赣州市政府关于加强“海西”建设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协议》旅游部分内容;协助粤东五市在厦门举办旅游推介会;加强与南方旅游城市协作体在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交流,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创新行业管理手段,优化旅游经营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加强旅游市场整规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整治以“旅行社非法转让经营权”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市95家旅行社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假日旅游长效管理机制,市假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联合执法,组织10余个专项检查小组,集中力量对鼓浪屿、鹭江道、海上游等旅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推进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工作。市旅游、交通、港口、工商、公安、质监、法制等部门共同制定《厦门市水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厦门市公寓式酒店管理办法》;鼓浪屿、天竺山通过了国家5A级、4A级景区验收;日月谷、喜来登、索菲特酒店被评为五星级酒店;在全市开展绿色旅游饭店评定工作,全市共有13家饭店被评为金叶、银叶级绿色饭店,日月谷温泉度假酒店和海上花园酒店荣获“2007中国优秀绿色旅游饭店”称号。
  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万名游客评厦门旅游服务质量”活动;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全国旅游行业率先举办“旅游企业文化节”;评选表彰“十佳”文明星级饭店、文明旅行社、“九八”服务大使;认真开展以“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为主题的旅游行风建设活动。
  四、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加强两岸旅游互动,积极探索深化旅游合作新途径
  赴金旅游人数增长较快。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旅游达987个团、2.22万人次,人数比上年增长30%;赴金旅游手续更加简化,办理时间从40天缩短到15天;赴金门、澎湖旅游在厦就地办证权已经落实。
  福建居民赴澎湖旅游实现零的突破。10月2日厦门口岸首发团290人赴澎湖旅游,至12月底赴澎湖旅游人数共达770人次,占全省赴澎湖旅游的73%,逐步形成厦—金—澎黄金旅游线路。
  加强与台湾旅游业界的交流互动。建立厦金旅游合作定期恳谈会制度,共同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旅交会、海峡两岸台北旅展、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共同宣传推介厦金旅游产品;市旅游协会组织福建首个美食文化交流团赴台湾地区举办美食交流活动;全年共接待台湾旅游团体和媒体记者三十多批次来厦采风;全市有4家国际旅行社被省旅游局评为金马澎旅游组团先进单位。
  五、健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组织编制《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全面营造又好又快发展新环境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湖滨南路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厦门旅游网”完成了升级改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14旅游呼叫中心、 111858旅游咨询热线、星级酒店旅游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架等旅游资讯媒介全年服务游客190万人次、发放旅游宣传资料二百多万份。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厦门市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全面落实旅游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旅游安全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建立旅游行业小区短信群发系统;协同相关部门和各区加强水上客运、旅游客运、旅游餐饮、节庆活动、旅游设施设备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完善旅游质量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旅行社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建立旅行社、导游人员诚信管理档案,及时公示旅行社和导游员基本信息;做好旅游投诉受理工作,2007年厦门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受理各类投诉217件,办结率100%,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加强旅游市场检查工作,全年共检查旅游团队1.4万个,查处违规行为327起,导游员IC卡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与厦门大学共同举办“旅游战略管理”研究生班,开设“21世纪旅游新观念”系列讲座,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旅游酒店紧缺岗位等培训班;继续办好旅游培训超市,与市总工会、市劳动保障局共同开展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厦门市政府授予3名技术状元、20名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开展“学习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系列活动,举办评选“市民喜爱的导游员”、“高校未来导游之星”、“导游形象大使”等活动;举办旅游企业用工供需见面会,召开厦门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研讨会,完成了《厦门饭店行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城市象征
  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确定三角梅为厦门市市花,确定凤凰木为厦门市市树,确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
 市花
  三角梅的学名为: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属于紫茉莉科宝巾属的常绿攀援或披散
  三角梅
  灌木,木质藤本,叶质薄有光泽,花小,顶生,常三朵簇生于苞片内,三枚大苞片显著,为主要观赏对象。古时称它为“九重葛”,北方多叫“叶小花”、“三角花”,香港则用译音 “宝巾”称之。三角梅原产于南美巴西,引种来华,为时已久。其花品种繁多,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紫等系列色泽及单瓣花、重瓣花和斑叶等多种。三角梅刚柔并济,朴实无华,易于栽植,花色较多,可作盆景。因此,以三角梅为市花,广泛栽种和爱护市花,既可以绿化和美化厦门,又能较好地体现厦门的风貌、厦门人民的性格和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景象。
 市树
 凤凰木亦称“红楹”、“火树”,属豆科落叶乔木,长成后可高达20米。树冠宽广,
   凤凰木(上)、白鹭(下)

  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0-24对,每羽片有小叶20-40对,小叶呈长椭圆形。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大色红,有光泽。荚果木质,长达50厘米。凤凰木原产于非洲,中国南方多有栽培,是优美的庭园树、行道树。凤凰木枝秀叶美,是典型的南国树种,夏日开花荫凉满城,红花簇簇,象征特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体现厦门的风貌、厦门人民的性格和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景象。
   市鸟

 厦门一直以来均有较多白鹭栖息,故又有“鹭岛”之称。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白鹭为厦门市市鸟。
   白鹭属鸟纲鹭科,为世界珍稀鸟类。厦门分布有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中国鹭和岩鹭,这也是至今中国记录的仅有的五种。由于它们体羽除岩鹭为暗灰色外,均为雪白色,因此,人们通常统称这五种鹭为白鹭。其中以小白鹭和中白鹭的数量最多,且较为常见。

  著名景点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是一座风姿绰约的“海上花园”。岛、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衬,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融为一体,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为海的魅力锦上添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可以说这里是全国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因厦门人热情好客,陈运和才写出诗《鼓浪屿在笑》,终被游客称为最温馨的城市。

  海水环绕、沙滩广阔、阳光和煦,由于生态环境良好,厦门的空气清新,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厦门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鹭,它因此被人称为“鹭岛”;除了自然风光优美,厦门的城市环境也非常整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国家级风景名名胜: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钢琴博物馆、厦门海底世界等)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石植物园、海沧大桥东岸旅游区(包括牛头山公园、桥梁博物馆等)、 集美嘉庚纪念胜地(包括集美学村、鳌园、龙舟池、南熏楼、归来堂(陈嘉庚故居)、李林园等) 、 胡里山炮台(包括胡里山炮台、荣光宝藏博物院等) 、 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天竺山森林公园、 园博苑(原名:厦门园博园) 、 同安影视城。

  国家一级博物馆:华侨博物院。

  国家森林公园:莲花森林公园(包括莲花山、金光湖、小坪、文山、铜钵岩、野山谷等六大景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嘉庚墓(鳌园)、 陈化成墓(金榜公园边) 、青礁慈济宫、胡里山炮台、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群、 鼓浪屿近代建筑(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五星级公园: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园林植物园(万石植物园)、中山公园、金榜公园、南湖公园、湖里公园、日东公园、天竺山公园。

  四星级公园:白鹭洲公园、狐尾山公园、仙岳公园、鸿山公园、海湾公园、牛头山公园、嘉庚公园、杏东公园、双溪公园。

  厦门岛内:虎溪岩、白鹿洞、中山路步行街、南普陀寺、厦门大学、五老峰、环岛路及其海滨浴场、台湾民俗村(景州乐园)、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湖里山炮台。

  厦门岛外:海沧野生动物园、火烧屿生态乐园、陈嘉庚纪念馆、集美鳄鱼园、杏林湾温泉、同安孔庙、大轮山、梵天寺、梅山寺、竹坝南洋风俗村、宋代瓷窑遗址、北辰山十二龙潭、大嶝战地观光园。

  厦门二十景

  鼓浪洞天、皓月雄风、菽庄藏海、胡里炮王、大轮梵天、五老凌霄、万石涵翠、太平石笑、云顶观日、金山松石、虎溪夜月、金榜钓矶、鸿山织雨、筼筜月色、天界晓钟、东渡飞虹、东环望海、青礁慈济、鳌园春晖、北山龙潭。

厦门特区获批扩至全市

 将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同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市,也将与深圳一样,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解决长期存在的“一市两法”问题。

今年6月20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海峡论坛大会上透露:“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这意味着,厦门经济特区将从岛内13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岛内外1500多平方公里,面积增加10倍多,并实现行政区划、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三区合一”。

孙春兰表示,国务院已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厦门市紧接着出台户籍新政,将从今年8月起对厦门市现有户籍政策进行调整,实行暂住人口落户厦门等一系列新政策。媒体分析称,在此背景下出台落户新政,将有利于厦门岛外吸引和引进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

早在2003年,厦门市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从7个区调整为6个区后,各区管辖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趋于均衡,完善了市、区行政管理体制,增强了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学者专家们认为,此次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市,是厦门发展中又一重大的历史机遇,它将有利于厦门在更大空间和更高的平台上发挥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

经厦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表决通过,2010年7月1日前制定的50部厦门经济特区法规,将于2010年8月1日起,适用于扩大后的厦门经济特区。[


 
中国3D地图网(www.33map.net),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都市圈三维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城市吧地图、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 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